进行避难硐室门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时,需要遵循以下安全规范:
遵守作业流程:维护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进行。在开始工作前,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,明确工作步骤、所需工具和材料,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。
确保安全防护:维护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,如安全帽、安全鞋等。如涉及高处作业,还需系好安全带,并设置可靠的登高设备和防护栏。
断电操作:如果避难硐室门涉及电气设备,在进行维护保养前,必须先切断电源,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 “有人工作,禁止合闸” 的警示标志,以防止意外通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。
防止门意外关闭:在对门进行维护保养时,应采取措施防止门意外关闭或开启。可以使用专门的门挡或支撑装置将门固定在开启位置,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看守,避免其他人员误操作门的开关。
避免机械伤害:在检查和维修门的五金配件、传动装置等部件时,要小心操作,防止被夹伤或卷入机械部件中。在对门进行调试或试运行时,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应避开门的运动轨迹,以免发生碰撞或挤压伤害。
注意通风:如果避难硐室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,在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时,要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,防止有害气体积聚。必要时,应使用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,以保障维护人员的呼吸安全。
防火防爆:如果避难硐室所在环境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物质,维护保养工作中要严格遵守防火防爆规定。禁止在现场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工具,如需进行焊接、切割等动火作业,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,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。
应急准备:维护保养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,如灭火器、急救箱等。维护人员应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和方法,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。
工作交接:维护保养工作结束后,要对工作现场进行清理,确保无杂物、工具等遗留。同时,要将维护保养的内容、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等详细记录下来,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接,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。